2010年3月27日那個星期六,原本約定一同前往的父親因為身體不適,無法赴約,短短半小時內,幾乎Call光了手機通訊錄上的電話
沒人願意衝到至德堂聽一場(我們請客)免費的交響樂演奏!
我在開場時間的前廿分鐘,放棄電話,埋頭吃起便利商店的簡便晚餐,以便準時進場,因為提早到場是聽交響樂最基本的禮儀。
「穿梭在村上1Q84異托邦」原本由知名的捷克指揮家馬卡爾指揮,但因馬卡爾身體不適,向台灣告假,取消了這次的行程。
當我在廣播中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原本沖沖的興致打了非常大的折扣。
雖然DJ說主辦單位會由台灣指揮家接手,但那種興奮的心情被沖淡了不少...
至德堂門口擠滿了準備進場的群眾,準備買票與退票的隊伍也排得頗長,我們預先處理好退換票作業,這張原本一千元的票,現在只需要四百元。
當我們看到售票口排著長隊時,心裡鬆了一口氣,不消一分鐘便把多的兩張票賣掉。
主辦單位在上半場沿用馬卡爾原本擬定好的曲目,請來台灣重量級指揮家陳秋盛大師擔綱這次的指揮,這位大師年年受邀到世界各國去指揮表演,總是向國際推薦演奏國內音樂人創作的曲目,在國內也不吝指導、提攜後輩,是資深的音樂人!
序曲是費加洛的婚禮,是一個輕鬆又活潑的開場,我想一定很符合馬卡爾的性格。
中場休息時,我細看節目單,2009年馬卡爾就曾來台指揮,南北各一場,這位音樂大師對南台灣樂迷的熱情十分感動,所以願意2010年再來高雄表演。
不能看到這位在交響情人夢中,讓千秋王子朝思暮想的音樂大師,十分的遺憾。
開場前在節目單上看見劉孟捷三個字,想起在博客來看見他的鋼琴演奏專輯,在國際間評價很高,我這嗜聽琴音的耳朵,馬上癢了起來.....
序曲表演完,接下來是莫札特-C大調第21號鋼琴協奏曲。
工作人員將三角大鋼琴搬到舞台中央,劉孟捷登場時響起一片掌聲。
他很仔細認真的聆聽演奏,而當他手指一落下黑白鍵,樂團氣氛突然整個變得不一樣
鋼琴演奏我聽過許多,西村由紀江、久石讓、凱文.柯恩;安德.加儂、理查克萊德門、還有許多交響樂團鋼琴家的精彩演奏,但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鋼琴演奏
交響樂團隨著他的琴音起勁的演奏,鋼琴與交響樂相呼應著,指揮讓鋼琴有了一段獨奏,那是用生命去彈奏的聲音,有憂傷、有喜悅、有哀愁、有歡唱,我看見劉孟捷每彈了一個音,舞台就綻放出一朵彩色的花來,舞台上一地的花、滿山的樹、漫天雲霧還有一樹一樹的陽光,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開始圍繞在身旁、在心上。
煩惱憂愁、痛苦悲傷通通不存在了,時間空間也都失去意義,只剩下這裡,這個展演廳與鋼琴和琴手。
他很輕易地要讓琴音悲傷就悲傷,琴音喜悅就歡樂,那不是普通的鋼琴演奏,那好像一種魔法,全場呼吸與情緒都隨之擺動,時而嘆息、時而微笑,這樣自由自在的演奏,聽著聽著,我甚而有「天哪,我以後要是再也聽不到這種演奏了,怎麼辦?」的慌張,擔心他彈得太快了,我還來不及細聽便一溜煙便把樂譜演奏完....
我只能盡可能的把這一切記下來,這令人折服的流利琴音結束時,整場爆出久久不退的掌聲,持續了好幾分鐘,劉孟捷鞠了三次躬,彈了兩次安可曲...
中場休息時,細看節目冊才知道這位鋼琴大師之所以能彈出這樣樂音的原因
當劉孟捷在2002年12月4日晚上,以沈穩的步伐走出至德堂舞台,起初現場氣氛顯得格外凝重而焦慮,但,在巴哈的「d小調管風琴觸技曲與賦格」自琴鍵開始流出,幾個小節之內,凝重的空氣瞬息轉為陣陣強風,直逼聽眾的聽覺。
劉孟捷1971年出生於高雄市,自小就展現出不凡的音樂才華,6歲隨名師李金里習琴,是鹽埕國小音樂班第一屆畢業生,北上進師大附中音樂班師事宋允鵬教授,13歲獲台灣區音樂比賽少年組鋼琴第一名,14歲榮獲亞太地區少年鋼琴首獎。隨後負笈美國費城Curtis音樂學院,16歲以精湛琴藝分獲多項國際鋼琴比賽首獎,1993年以傑出成績自Curtis畢業,並留在母校執教。
1993年4月26日,美國鋼琴大師Watts在費城音樂廳有一場鋼琴獨奏會,兩千多張入場券已銷售一空。但在開演前三小時,Watts因胃痛無法出場,主辦單位向Curtis音樂院院長求救,請他推薦一位有能力代替Watts出場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劉孟捷臨時被派出場,他從容的上台,音樂一出即吸引全場觀眾的注意,充滿想像力的樂思,令全場觀眾如醉如癡。音樂會終場起立致敬的掌聲,響徹大廳,久久不散。
4月28日費城探索報的表演藝術版以頭條報導此事並給與此次演出極高評價,標題是:「青年鋼琴家令費城音樂廳觀眾目眩神迷」。
一夕成名,在前途一片大好之際,一場大病幾乎奪走了青年鋼琴家的一切。1995年劉孟捷突然感到肌肉異常疼痛,到費城十八街的醫院看診,但檢查不出任何病因,他也嘗試了各種不同治療,病情皆未起色,1996年9月,病情爆發,高燒昏睡,群醫束手無策。隨後轉赴多倫多進行食物民間療法,母親謝碧霞女士陪同照料,11月病情直轉急下,他大小便失禁,全身癱瘓無法下床。
父親聞訊自台灣趕往加拿大,把他揹上飛機送回費城醫院。醫生在七天內終控制了病情,然後替他轉往專門治療肌肉病變的教學醫院,主治醫師見他已病人膏肓,同時用了三種特效藥,才撿回了一條命。事後主治醫師說明:劉孟捷患的是一種免疫系統病變,稱為「多發性皮肌炎」。這種病非病菌入侵體內,而是免疫系統過度亢奮,吃掉自己的皮膚、肌肉和血管,甚至心臟的肌肉,幸虧經正確的治療,總算保住了一條命。醫院方面專業判斷認為,從劉孟捷的病歷來看,能撿回一命己算幸運,若想再上音樂舞台演奏鋼琴,那是「絕對不可能」。
(文摘自:崔光宙撰-廿一世紀鋼琴大師的誕生─劉孟捷音樂生命的奇蹟)
憑著毅力,劉孟捷歷經無數痛苦煎熬,絕不屈服的堅定意志,用勤奮練習和努力復健將絕對不可能變成了可能。1998年10月25日,在Curtis音樂院演奏廳,劉孟捷再度用琴音征服了整場聽眾。12月4日這場演奏會是劉孟捷歷劫重生第二度回國演奏,這一隻浴火鳳凰,更加亮麗耀眼。 http://kaohsiung.kh.edu.tw/master/liumengchieh/
因為經歷過這樣置之死地的巨大挫折,才能演奏出如此震撼、感動人心的音樂啊。
下半場的馬勒-D大調第一號交響曲,高雄交響樂團團員們全部出動,演奏平平,沒有特別突出或令人驚艷之處,不過弦樂手們有一流的演奏水準。
我這第一次聽馬勒第一號交響曲的人都聽得清楚某些樂手出槌放槍,實在無趣,不過一一細看每位演奏者的表情與樣態,倒也有一番景致。
首席小提琴薛志璋投入且賣力的演奏著,首席不愧是首席啊~~
但團員接連凸槌,難怪夢讀一聽到馬卡爾不來,馬上說要退票。
後來因為退票再重新購票,可以對折再八折,他才願意來。
再加上大家座椅不斷發出老舊的吱嘎聲,連我身旁一個國小小朋友的椅子也會發出聲音,我們只好坐在椅上一動也不敢動,呼吸也不敢太大,深怕一個不小心,會影響到別人的聽樂心情... ,我們一邊聽著四周椅子與自己椅子的嘎嘎聲與音樂,度過了一個晚上
整體來說,上半場演奏非常的精彩,但下半場有點像洩了氣的汽球....
雖然如此,但還是很高興聽了這場印象深刻的演奏會
儘管不能跟著青豆小姐走下太平梯,可是跟著直子與渡邊一起度過一晚上,也很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