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孩子需要吸收正確的知識,但教養本身卻是一門藝術,無法套公式。爸媽唯有對自己有信心,凡事以合理為依循,才能讓親子關係愉悅,孩子順利長大。
【文╱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我去一個幼稚園演講時,看到一個小男孩,蹲在角落,背對著大家,低聲飲泣,我問老師怎麼一回事,老師說他從開學到現在都是這個樣子,頭一個月是大哭,現已改為低哭,不知哭到什麼時候才會不哭,大家都拿他沒辦法。我看了很不忍心,又不好說什麼。
等我講完,他的母親正好來接他,我看他立刻停止哭泣,一個箭步衝上去,撲入母親懷中,緊緊的抱著他媽媽的脖子,頭埋在母親肩上不肯放開。我心想是誰這麼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哭幾個月還繼續把他送來,就多看他母親幾眼,想不到越看越面熟,原來是我以前教過的學生,就忍不住上前去多管閒事了。
強迫分離,孩子飽受驚嚇
我問她以前教她的兒童神經發展學都忘記了嗎?怎麼把還沒有準備好的孩子送來,讓孩子飽受與母親分離的驚嚇與惶恐,難道不知道長期的驚嚇對孩子不好嗎?這學生滿臉無奈的說:「我也捨不得呀,可是沒有辦法,每一個人都跟我說要訓練孩子獨立,我的大姑、小姑都說我太寵小孩,已經5歲了,沒有讓他去外面上學是害了他。以後不能接掌家族事業,她們甚至不准他晚上跟我睡同一層樓,把他一個人放在3樓,我晚上偷偷上去看他,他都在哭,他現在反而會尿床……」,講著、講著,母親的眼淚就掉下來。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面對新經驗的反應也不一樣。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等他準備好了自然會想去嘗試或面對。(學前教育/提供)
這時旁邊好多媽媽都七嘴八舌提意見,有的說:「我孩子剛來時也是哭,哭了一個月後就好了。」有的說:「我的婆婆也是堅持不可以跟孩子睡,要他獨立,後來他聽了虎姑婆的故事,現在每晚作惡夢。」我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媽媽自己沒有主見,聽憑別人怎麼說,自己跟著做,忘記自己孩子跟別人孩子不同,不能把別人的經驗往自己孩子身上套。
孩子有差異,別套公式教
如何教養孩子是個藝術,不是科學,沒有公式可套,也沒有別人做成功,你如法炮製就一定成功。事實上,你不成功的機率大於成功的,因為你的孩子跟他的孩子不同。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就把他推出去面對世界是件很殘忍的事。每個孩子成熟的時間不同,有的孩子3歲就會跟母親揮手再見,高高興興的去上學,有的就像這個孩子一樣,5歲了,還希望能在媽媽身邊。他心裡沒有準備好,還不想離開家去上學時,硬把他送去哭2個月實在是太殘忍。
被迫獨立,反而受創傷
很多人誤會了「獨立」的意思,以為對孩子一定好。被迫的獨立是童年的創傷,是一輩子的不安全感。現在有好幾個研究都發現:童年的不安全感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無法維持長久的男女關係,也無法對性伴侶作出承諾,他們的人際關係疏離。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流行把孩子放在房子最遠的角落一個人睡,哭了不能抱,抱他會增強他的哭行為,要等他不哭了才能抱。現在鐘擺盪回來了,從老鼠實驗上知道親子分離的恐懼會影響大腦荷爾蒙的分泌,現在醫生讓嬰兒的搖籃放在母親臥房,使嬰兒一張開眼就會看到熟悉的面孔,也鼓勵母親把孩子揹在胸前,讓孩子聽到母親的心跳,增加他的安全感。孩子的哭是他有需求的表現。我不了解我們的母親怎麼這麼沒有自信心,會隨便聽從人家的話而賠上孩子的幸福。
教養,一切合理就對了
帶孩子沒有訣竅,惟一就是Common Sense,凡事一切要合理,孩子每天哭,不合理,不合理就要去檢討哪裡不對,我們每個母親都會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為什麼不會把它應用到生活上,從這裡推論出別人的孩子要這樣,不代表我的孩子也要這樣?
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從眾」,別人怎樣,自己也要馬上跟進,葡國蛋塔、甜甜圈、股市等「一窩風」現象,其實是沒有自信與分析能力所造成的盲目跟進。為什麼我們對自己這麼沒有信心?我們為什麼這麼在乎別人的閒言閒語?我想我們的教育從小要孩子反省、檢討自己,會不會檢討的過頭了,對自己沒信心,別人都是比較對?從伊朗連體雙胞胎拉列和拉丹的例子就知道,即使是同卵雙胞胎,生活經驗完全相同(因為頭連在一起)都會有不同的人格,更何況你我的孩子?
教養孩子不是科學,無法複製,它是藝術,因人而異,父母對自己的教養方式一定要有信心,只要孩子很快樂,每天迫不及待睜開眼睛開始新的一天,你就做對了,堅持下去,你的孩子會以濃密的親子關係來回報你。
http://www.wretch.cc/blog/qga33/5347263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十九歲那年我在幼稚園工作,開學後新來一位中班的可愛小女生,頭一個星期每天都在哭,我看了很不忍心,總是去抱抱她,陪她去遊樂場玩,但她總拉著我在大門口徘徊,嘴裡一直念著媽媽。
這樣一星期下來也不是辦法,小女孩看見我就馬上哭,我還得忙其他的孩子。
她突然的離開了母親,那種恐懼與焦慮需要安慰,但我希望她能自己長大,於是那天我開始不理她,我走來走去假裝沒看見她,她哭得更大聲,我一走近她,她馬上邊哭邊抽抽咽咽說話,老實說我一句也聽不懂。
我蹲下來嚴肅的說:你不哭,我再跟你講話。然後起身走開。
這樣重複兩三次之後,她果然安靜下來。
我蹲在她身旁對她微笑,雙手放在她的肩膀上,讚美她的安靜,好!現在你不哭了,我來跟你講話。妳想說什麼?
她滿腹委屈的低語:我要媽媽~~
我仔細地向她解釋一遍,下課之後媽媽就會出現。現在哭也沒有用,只要好好的玩,等下課就行了!
當天她又哭了一遍,我重複了一次上面的流程。
這樣過了兩天之後,小女孩再也沒有哭泣過。
後來小女孩換了別的老師,她再見到我的時候已經不需要我,牽著別的老師的手對我微笑揮手再見。
那天那個午休的安靜時刻裡,我看著向午休值班的我揮手道別的小女孩,心裡有一股莫名的開心!
我想那就是所謂的成就感吧~~
因為曾經去修過一些幼教課程,自以為懂得幼兒心理,所以拿朋友的女兒做實驗。
看著這位小姑娘(綽號紅通通)長大,幼稚園時期最大的嗜好是到餐廳等公眾場合驚聲尖叫。和她母親聊天的我們總是坐如針氈,拼命假裝其實並不認識她
後來我真的忍不住了,她竟然連在KTV也拿著麥克風尖叫~~
那次在午後生意較清淡的餐廳裡,我警告她再尖叫就把她關到廁所。
這個非常依然故我的紅通通小姐沒多久就把我的警告拋到九天之外,我開出第二次勸導之後就直接將她用力拖到廁所裡去(事先已徵得姑娘母親的同意),這姑娘在廁所裡又吼又叫,十秒鐘後我打開門問她還要不要尖叫,她生氣的說要,我把門關了之後她又繼續抗議。這次我關了久一點,先去陪她媽媽和同學聊會兒天,再慢慢地散步過去氣定神閒地打開門,這次紅通通說好,不叫!
那天我總共關了她三次,第三次放她出來之後,她真的不叫了,只在店內的蛋糕櫃前左右徘徊。
我告訴她:你很棒,沒有再尖叫了。有什麼事情只要走到我們旁邊小聲說就可以。只要不再尖叫,我就買蛋糕給妳吃。
這姑娘現在國小二年級,從那次之後偶有健忘的零星發作,再也不會丟臉的大尖叫。
這使我發現只要父母親堅定的表明立場與要求,說到做到並且賞罰分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她的愛,不會有難纏和傷腦筋的孩子。
只是尺寸的拿捏必須要依照每個孩子獨特的性格差異來捉摸,完全沒有標準答案哪~~
留言列表